樹先生
□張金剛
就憑年歲、體貌、大智無言的氣度,樹是絕對配得上以“先生”相稱的。特別是仰視太多老樹古樹后,更堅定了我對其之尊崇。
為開枝散葉之需,祖父搬離老家院另起新居,至父親垂暮已半個多世紀。及至在老宅基地再蓋新房,春季幫父母遷入,才因驚喜于滿樹雪白馥郁的梨花,與院外那株比祖父還要年長些的老梨樹再見。說再見,是因兒時也曾攀樹摘梨,卻嫌梨小味寡而漸漸疏遠,不再親近。
父親在樹下安了雞舍,旁邊是一盤停轉的石碾。翠綠的老梨樹歡愉地俯瞰著父親蹣跚歸來,身后尾隨著中年的我。初秋的梨子依舊不招人待見,就連啥時候熟的我從未在意;沒人摘,就再次交給鳥雀和大地。對我們曾經的舍棄與繼續的不睬,梨樹從不抱怨,一直歡喜地站在那兒,奉上一季又一季梨花、樹蔭、梨子、紅葉、孤枝,不管樹皮又龜裂了幾許。
樹高,根亦深,我也是下到梨樹下的地窖儲藏紅薯時,才驚訝發現的?;虼只蚣毜臉涓鶖D過堅石、撐開砂巖,從窖壁到窖底都可見到。我用指甲摳一片,聞聞,這根是椿樹的,那根是柏樹的,還有一根是槐樹的,還真未嗅到老梨樹的,但我肯定它的根就在周圍盤踞延展著,不然不會這般繁茂。
傍晚,坐在碾盤上發呆。梨葉嘩嘩,我似聽懂了梨樹細碎講述的我祖上的故事,因為它都親眼見過。我也極力地配合著想象我犧牲于朝鮮戰場上的大爺爺在梨樹下毅然離家、意氣風發的帥氣背影,然而梨樹再未等到他歸鄉。炊煙夾著飯香飄來,父母已無力再為飯菜的軟硬咸淡爭吵,邊拖動牙床吃力地嚼著,邊望著夜棲的雞們飛上梨枝,呼啦啦亂顫,像看著曾攀樹摘梨的我;我看著父母,像看著飄零的老梨樹,又像看著我自己。
一直對城南的幾百畝棗林念念不忘,心懷崇敬。據說,那棗林曾是清代一縣令從山東千里迢迢引進棗樹苗,鼓勵鄉民栽植的;抗戰時期曾充作軍糧,饑荒時期曾果腹保命,更是當地棗農的增收倚仗。這“英雄樹”“救命樹”“搖錢樹”在山地繁衍生息幾百年、幾十年不等,將根扎在坡坡嶺嶺,更扎在幾代棗農的心上。
棗樹開花的時節我去過,滿溝滿坡飄逸的甜蜜花香,從無數朵淡綠的棗花中散播開去,更引來蜜蜂忙碌著釀造棗花蜜。棗子成熟的時節我去過,顆顆紅棗掛滿枝頭,脆棗甜爽汁如蜜,干棗甜糯肉如飴,一筐筐挑下山梁,挑出紅紅火火的日子。不知是侍弄棗樹練就了勤勞的品性,還是生性勤勞的棗農造就了一方棗林,人養樹,樹養人,樹與人形成了內在的契合,生生不息。
棗花姐姐堅守著祖上傳下來的老棗林,收棗,賣棗,釀棗酒,我品過那酒,甘洌清醇,棗香四溢,似品出了百年棗林情韻。周老兄做棗產品,手里管著數百畝老棗農管不動的棗林,老人拉著他的手說:“我不要一分承包費,只為這棗樹不死,傳下去?!贝逯蟿⒁浦擦艘恢晟习倌甑睦蠗棙涞缴虾5慕Y對姊妹村,祈愿兩村友誼根深葉茂;他還將一串手串遞給我看,說是用雷擊的棗木打磨制成的,堅硬潤滑,還辟邪,我深信,這是對棗樹的崇拜和篤定。
生活的小城有條老街,已頹敗多年,風光不再,至少有兩代人搬遷出街,不再回來,只留部分老街坊守著老街巷,守著沿街的那三棵老槐。那三棵槐,我不知虔誠地經過樹下多少遍,從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也記下了新近標示的樹齡:西槐八百年,中槐一千年,東槐五百年。街內所有婚喪嫁娶,一切喜怒哀樂,都逃不過老槐的眼,卻走不進它的心,微微一笑,只管搖它的葉子。
老街曾是小城的主街,異常繁華,牽引著全縣十幾萬百姓的腳步來此打卡,料理生活?;毕?,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其中不乏時代的英模、先賢、名流,當然更多的是些販夫走卒、土著居民,滿足著如我這些鄉下人對城市的幻想。我能在槐下走上幾十年,亦是緣分。而今,老槐依在,成了老街的主角,庇蔭著整條街。樹更高,高過房頂,高過天。三塊紅布圍了樹干,祈愿風調雨順,民阜平安。
老槐下的新華書店還在,書香依舊,只是換了裝潢,可一邁入,腦海中還是原來的模樣,那是我知識與文學的源起。老槐下的燒餅攤兒也在,于街角處、門樓下飄出縷縷芝麻香,永遠牽著周邊及游走八方老街人的味蕾與鄉愁。老槐下的書畫院、鑲牙店、修理鋪、蛋糕房……顯得有些落寞,但老槐用葳蕤告訴我:“這就是生活,榮衰交替之間,就是發展?!蔽覉孕?,終有一天老街又會繁榮起來,那時三棵老槐肯定還在,因為我們尊它,敬它,愛它。
我曾拜訪過一隋唐石窟山頂的老櫟樹,幾百米的絕壁之上,櫟樹高大繁盛,櫟子、葉子落了一地,卻也掩蓋不住那凸顯于巖石之間的粗壯樹根,樹根伸向何處才能支撐起上百年風雨不倒?惟有驚嘆。我也曾拜訪過深山峽谷仙人寺的古松,相傳“先有仙人寺,后有五臺山”,是因寺有松,還是因松有寺,不得而知,但松與寺相伴千年,看遍自然輪轉、世事滄桑,自是山野智者。我還曾拜訪過釣魚臺國賓館外的銀杏大道,一排排銀杏被一場場秋風秋雨涂抹了一層又一層,完成由綠到黃的嬗變,繼而勁風一搖,鋪了滿地黃金,只余沖天風骨。
我曾拜訪過北京故宮、天壇、景山以及陜西黃帝陵、南京中山陵等地的古柏古松古槐,那遒勁蒼老的樹干鐫刻滿歷史故事,可那青翠鮮嫩的枝葉分明又沐浴著時代春光,穿越之感引我無限遐思。我也曾拜訪過水庫堤壩腳下的一株老柳,沿幾百米高的臺階下到跟前,方見柳之高大,似每一道樹紋、每一片葉子都有一段前輩戰天斗地、舍生忘死,居民拋棄家園、遠遷他鄉支持國家建設的悲壯往事。我還曾拜訪過海拔兩千米原始森林中遮天蔽日的落葉松,生云生風,生鳥生蟲,宛若高山秘境,藏有萬千氣象,而我漫步其中,只是塵世匆匆過客,不留一絲痕跡。
其實,樹先生就在身邊,就是所有樹木,它們很多是迎我們來,送我們去,卻依然還在那里。世間一切,樹都知道。樹無言,而這正是對一切疑惑的完美回答。因此,值得我們隨時隨地給樹先生一點“細節時間”,讓一枝一葉、一花一果,哪怕一塊樹皮、一根枯枝、一眼樹洞,與心靈、觸覺、世事來一次洞穿時空的碰撞與對話,仰樹木之高,探樹木之深,感樹木之遠,便可洞悉所有,豁然開朗。
樹,絕對是一個神奇又深邃的物種與存在。我愿活成一棵樹,向地向陽而生,傲然孑然于世,活出自己的節奏與風格,雖但終不會成樹。故而,我愿尊樹為師,奉為先生,不時叩問,指引余生。

一鍵分享
熱點新聞
-
1
不必恐慌!明日達州將開展新冠肺炎疫情處置應急演練
694127 -
2
【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詳解①】五年奮進奠定“振興之基”
378937 -
3
未來五年達州怎么干?帶你一圖讀懂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
246752 -
4
達州全省第二!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測評結果出爐
243091 -
5
最新!達州市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通告
219738 -
6
正在公示!渠縣縣委書記茍小莉擬任副廳級領導職務
168323 -
7
邵革軍在調研我市生態環境文明城市創建及防汛減災工作時強調 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139005 -
8
應急演練促安全 保障生產喜迎二十大—達州華潤燃氣有限公司開展聯合消防和中暑應急演練
131404 -
9
達州華潤燃氣有限公司高溫天氣下提前完成干燥器安裝并投產側記
122930 -
10
最高禮遇!達州金埡機場首個落地航班“過水門”
12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