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鄉村看見中國?】“川紅故里”筠連:“茶”里泡出來的“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香氣馥郁的紅茶,在全世界擁有不少“粉絲”。中國是茶的故鄉,自然也擁有品種繁多的紅茶,產地廣泛。其中,祁紅、滇紅、川紅并稱“中國三大紅茶”。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宜賓8月18日訊(記者 喬永禎 陳淋 攝影報道)香氣馥郁的紅茶,在全世界擁有不少“粉絲”。中國是茶的故鄉,自然也擁有品種繁多的紅茶,產地廣泛。其中,祁紅、滇紅、川紅并稱“中國三大紅茶”。
川紅故里,便在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整個四川省,2021年有超8成紅茶產自這里。而筠連獨有的川紅工夫紅茶,產量更是占到了全省的9成以上。川紅,不僅是一張響亮的川茶名片,更是當地百姓致富奔康的“流量密碼”。
從“打工人”到“茶園主” 要脫貧更要致富
七八月份,當其他種茶地已步入淡季時,筠連的茶農們仍然很忙碌,園里的夏茶還能采摘幾輪。躲開高溫時辰,一家老小齊上陣,肩上挎著小竹簍,穿梭于綠色茶園內。采茶、賣茶,這是村民最直接的變現方式。
“筠連川紅特色小鎮”巡司鎮,是當地茶葉種植核心區,而核心的核心就是銀星村。幾代村民接續發展,從“茶”里泡出了“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銀星村茶葉故事的開端,是“一窮二白”的。銀星村駐村振興書記謝明生,是種茶的“鄉土專家”。謝明生告訴記者,在以前,銀星村是遠近聞名的窮村,“女娃娃都不愿意嫁過來的,外面看到穿著解放鞋,褲兒滿是黃泥巴的,一定就是銀星村的人?!?/p>
銀星村“逆襲"故事的轉折點,就是開始種茶。
銀星村八一茶山廣場
謝明生告訴記者,1993年,銀星村村干部覺得茶葉這個產業前景不錯,便開始帶頭引進示范種植良繁茶,并逐步帶動廣大群眾大規模種植良繁茶,隨著茶葉行情逐漸走俏,茶葉開始賣到錢了,村民打了個漂亮“翻身仗”,現在甚至有了開著小車去采茶的茶農。而因為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也有了很多返鄉青年。
今年34歲的羅燕秋便是從外出打工到返鄉種茶的茶農。初中畢業就去了外地打工的她,在2009年毅然辭掉了工作返回家鄉學習種茶制茶,那時她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打工不是長久之計,把家鄉發展好才能真正擺脫貧困,將來孩子才能不再走自己的老路?!?/p>
2013年,為進一步提高茶產業經濟效益,打響“川紅工夫”金字招牌,筠連縣推出“萬畝林億元項目”,將優質茶樹苗免費發放給村民進行品種改良,羅艷秋一家也乘著政策的東風,將自家茶園的茶樹品種進行了“升級”。
銀星村茶農羅燕秋在茶園采茶
改良后的茶樹,品質和產量得到了大幅提升,茶葉帶來的效益也開始逐步提升。而宜賓是同緯度地區茶葉最早上市的地方,在筠連,常年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即可采摘獨芽茶,比江浙主產茶區早30天左右,更具優勢的是,夏、秋季當地的茶園同樣也能出產茶葉,一直要持續到10月中旬??恐@些優勢,來自筠連的早茶獨占了一波市場。很多外地茶商提前就來村里守著收茶。
羅燕秋告訴記者,正月初到清明前、白露前后是她們每年最忙碌的一段時間,“除了睡覺,吃喝都在茶園?!彪m然很忙,但羅燕秋一家六口人卻樂在心里,自家近十四畝的茶園,最忙的時候每個月人均收入能達到一萬五以上,即使是在平時,人均月收入也能有三四千,“雖然忙,但錢包實實在在的鼓了起來?!?/p>
除了種茶,2014年羅燕秋還在網上開起了小店,向全國各地的網友銷售自家的茶葉,在賣茶的同時,羅燕秋還將茶與自己打工時學到的制作米花糖的技術結合起來制作成綠茶味的米花糖進行售賣,每年僅米花糖的銷售額都能達到十余萬元。從2013年的家庭人均收入不到三四千,到現在的家庭總收入近四十萬元,羅燕秋一家真正靠茶葉實現了脫貧致富,從“以茶為生”向“靠茶致富”轉變。
筠連縣茶企收點,茶農拿著當天新鮮采摘的茶葉,排隊交貨
現在的銀星村,幾乎家家都在種茶樹,人人都是“茶園主”。據謝明生介紹,截至目前銀星村現有茶園2.2萬畝,2021年茶農人均收入2.85萬元、茶葉綜合產值實現3.8億元,先后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茶農變茶企老板要重振品牌實現更高創收
隨著茶葉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種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不斷顯現,不少茶農搖身一變成為了茶企老板?!澳壳绑捱B縣已有茶葉加工企業114家、專業合作社131家、家庭農場610個,光銀星村目前就有共12家茶企,其中規上茶企7家?!敝x明生說道。
四川省鳳鳴茶業有限公司是銀星村最大的茶企,董事長文顯強是地地道道的銀星村村民,作為家中第三代制茶人,文顯強從2000年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制茶。2015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文顯強在老銀星茶廠的基礎上,成立了四川省鳳鳴茶業有限公司,帶動村民一起以茶致富。
作為一名曾經的“茶農”,他深知種茶采茶過程的艱辛,為了茶農的收益有所保障,他與村民簽訂了“保底收購協議”,年末還會為村民返利,使得村民的收益有了保障?!艾F在和我們合作的村民有280多戶,合作茶園面積有2000多畝?!?/p>
筠連縣巡司鎮銀星村茶山
然而,盡管2021年筠連全縣產紅茶8201噸,占四川省45.06%,占全市55.04%,省、市均排名第一。但實際上更多是原料代加工,筠連紅茶品牌知名度不高,附加值較低,茶企盈利能力差。
“最明顯的,我們縣用一芽二、三葉的鮮葉加工的紅茶,用筠連紅茶包裝,在市場的價格在30-50元一斤,但用宜興紅茶包裝,價格就在150-200元一斤?!斌捱B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郝猛說道。
為提高筠連紅茶的品牌價值,筠連縣開始政企聯合打造“筠連紅茶”這一區域公共品牌,組織全縣紅茶生產企業,在宜賓、成都、北京、廣州、杭州等地開展營銷宣傳活動,并組建專門團隊,深入挖掘筠連茶歷史、茶文化特別是川紅工夫、筠連紅茶文化。
“我們就是要以統一的形象、統一的理念、統一的文化對外宣傳筠連紅茶,努力提高筠連紅茶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焙旅驼f告訴記者,筠連縣同時還出臺了扶持政策,鼓勵企業線上線下開設筠連紅茶旗艦店、體驗店和直營店,推動筠連紅茶走出四川、走向全國。
筠連縣巡司鎮銀星村茶山—筠連縣農村農業局供圖
通過政府、企業、茶農的不懈努力,2020年筠連紅茶區域品牌價值達8.45億元,巡司鎮銀星村入選2020年、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億元村名單。
截止今年7月底,筠連縣產紅茶4840.3噸,實現綜合產值21億元,筠連紅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9.91億元,茶農收入達13.41億元,越來越多的茶農通過種茶實現了致富增收。
【記者手記】
“在各種金融稅收政策扶持下,其實茶企對地方財政收入的貢獻并不大,但政府仍然大力支持企業的發展,就是因為茶的另一端是眾多茶農,企業發展好了,就能為茶農帶來更多的收益?!薄@是采訪過程中最讓人觸動的一句話。
在筠連,茶產業已經成為了主要的經濟支柱,茶農因茶致富,茶企因茶創收。而在這背后,除了悠久的生產歷史,適宜的地質環境外,當地政府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窮盡腦力,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力求農民增收致富所做的努力尤為重要。

一鍵分享
熱點新聞
-
1
不必恐慌!明日達州將開展新冠肺炎疫情處置應急演練
694127 -
2
【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詳解①】五年奮進奠定“振興之基”
378937 -
3
未來五年達州怎么干?帶你一圖讀懂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
246752 -
4
達州全省第二!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測評結果出爐
243091 -
5
最新!達州市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通告
219738 -
6
正在公示!渠縣縣委書記茍小莉擬任副廳級領導職務
168323 -
7
邵革軍在調研我市生態環境文明城市創建及防汛減災工作時強調 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139005 -
8
應急演練促安全 保障生產喜迎二十大—達州華潤燃氣有限公司開展聯合消防和中暑應急演練
131404 -
9
達州華潤燃氣有限公司高溫天氣下提前完成干燥器安裝并投產側記
122930 -
10
最高禮遇!達州金埡機場首個落地航班“過水門”
122905